就在一个月前,乌军不仅能够牢牢守住建在库尔斯克这个“桥头堡”约50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而且还能够偶尔发起反击和扩大控制面积◆★★◆。然而,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为何就突然溃败了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对此■◆■■,英国《金融时报》经过对参战乌军士兵的采访以及结合相关专家的分析◆◆★■■★,给出了乌军遭受重创的五大原因。
对于俄军的这次“管道”突袭行动◆★◆■,乌军的参谋人员认为,凭借美国的情报能力■■★◆★★,如果不是中断“情报共享”的话,他们应该会通知乌军。即便是美国的情报当时没有发现,但在俄军突袭成功后★◆◆,起码也能知道俄军有多少人,都在哪个方位★◆,不至于让乌军自乱阵脚。
《金融时报》在报道中称,有消息人士透露,乌军在库尔斯克的军事行动最初设定为一次“有深度但短期的突袭”,但后来又改为了■★◆◆★“占据★◆★■”◆◆◆◆★。而在将其作为战略“桥头堡■◆◆◆”后,又人为的开始增加深度和延长防守宽度,位置极不稳定,导致防御越来越困难。
瑟尔斯基说:“在最艰难的时刻,我首先要考虑的始终是保全乌军士兵的生命■★◆。为此★◆★■★■,防御部队在必要时会机动至更为有利的防线■★◆■,主要依靠无人机和火炮进行作战◆■。我已为此下达一切必要的指令 。★◆◆■★”
果不其然,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向普京报告了俄军在库尔斯克战役中的“战果★★■■◆”。根据格拉西莫夫的说法◆■,在过去5天里★◆◆■,库尔斯克州24个居民点、259平方公里领土得以解放◆■◆■,俘虏乌军430人■★。而在整个库尔斯克战役中■★■■◆★,截至目前★★◆,俄军已解放超1100平方公里的库尔斯克州边境地区,约占乌控面积的86%■◆■◆■,库尔斯克方向乌军伤亡超6.7万人。
在英国《金融时报》给出的五大原因中◆★★★■★,既有战略性的,也有战术性的,还有■◆“客观性”的因素。分别是:(1)军事行动目标的不断变换。(2)乌控“桥头堡◆◆★■★◆”的长度被盲目延长。(3)朝鲜士兵的加入。(4)后勤通道保障不力。(5)美国停止◆★◆■■“情报共享”及“星链■■■”无法使用。
当地时间12日,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作为俄军总司令的普京首次身着迷彩作战服视察了前线,这件事的本身就说明,俄军在这场战役中可能已占据绝对优势★◆■◆◆,同时也意味着这场“胜利◆★■■★★”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在听取格拉西莫夫的汇报后,普京指示:在短期内彻底粉碎仍然在库尔斯克掘壕固土的乌军,实现全州的完全解放◆★◆★◆■。提议沿俄罗斯边境建立安全隔离带。
可是★■■,在俄军发起猛烈轰炸和攻击的那几天时间里,恰逢美国中断了◆◆◆■■“情报共享”,据说连这些武器系统都被“锁死”了。总之◆★◆★,当时只有乌克兰自己的武器系统在支援苏贾守军。这足以说明,凡事都要有两手准备★■■◆,包括武器和信息系统。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据基辅消息人士透露◆◆★■,乌军现在已经开始试运行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了。
对于苏贾的失守和乌军的溃败,不管是专家还是前线将士★■,大多都认为与美国停止援助,特别是中断“情报共享★◆”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因为,◆★★“星链”在俄罗斯境内本来就无法使用,而在美国停止★◆◆★◆“情报共享”后,乌军的被动状况立马显现■◆。为此■★★■,他们举了两个例子★★◆◆★◆。
而泽连斯基则在此前表态称■★,乌军指挥部在库尔斯克州的行动中会最大限度的保全乌克兰军人的生命安全。
对于库尔斯克战事,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的说法是■◆■★★★:“为了千方百计达到政治目的,敌人已在库尔斯克地区遭受并将继续遭受重大损失。”瑟尔斯基还表示,为了达到目的,俄罗斯航空兵对本国领土发动了史无前例的打击,苏贾在俄军的空袭中几乎被全毁。
从俄乌双方高层对库尔斯克战事的“评述■■◆”来看,可以得出如下三个结论:一是库尔斯克战役并未结束,战斗仍在进行。二是乌军失去了苏贾这个战术支撑点,库尔斯克这个战略“桥头堡”能否存在将经受严峻考验。三是俄军取得了战略上的绝对优势◆■■★■★。
有乌克兰军官透露★■◆★,早在俄军发起总攻前几天★★,俄军从至少4支部队中抽调了600名突击队员■■◆■“潜伏”在抽过废气的天然气管道中,6天时间行进了15公里,最后出现在乌克兰在苏贾防守阵地的后方,打了乌军一个措手不及,导致乌军顾此失彼◆★★。
报道还称■★★◆,有参战的乌军士兵告诉记者,在朝鲜士兵参战前,俄军主要是3人一组的方式渐进式向乌方阵地进攻,但朝鲜人◆◆★■“太勇敢”★★,似乎不怕火炮和无人机的攻击■◆★★★,所以,经常会采取140人至150人的规模性突击★■◆,导致乌军“很不适应★★”。
在战术及战斗目标层面,格拉西莫夫称,俄军通过管道潜入苏贾市的行动,令乌军始料未及◆★★◆◆。库尔斯克的乌军已被包围,俄军正实施网格化清除■★◆。此外,在一些方向上★◆■■■★,俄军从库尔斯克边境地区越过国境,进入了乌克兰苏梅州。
他们举出的另一个例子是,在美国没有中断“情报共享”时★■,一旦俄罗斯对苏贾的乌军阵地进行轰炸和火炮攻击时,设在乌克兰境内的“爱国者”导弹系统、海马斯系统等就会提供支援。
从前线撤回到乌克兰国内的第一批士兵称◆★★,在俄军的不断挤压下,“桥头堡”能够连接国内的唯一通道只有500米宽,一旦遭遇俄罗斯空天军、火炮部队和无人机的联合攻击时,车队便无法通行,补给送不上去◆◆◆■★■。而他们撤退时是步行了近50公里。